杏色秀场互动 武夷山的宋韵古风
春日的武夷山下,九曲溪畔,一群身着宋代汉服的青年手持团扇,在茶馆前轻吟陆游的《初发夷陵》;不远处,特色民宿的露台上传来建盏泡茶的淡淡香气;晨雾缭绕到星光点点,一阵阵鼓乐声穿越竹林,悠扬回荡……
“千载儒释道,万古山水茶”,这是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珍贵宝藏。武夷风貌源远流长,至宋代达到巅峰,留下无数佳话。
如今的武夷山,用“文化复兴”之笔,在碧水青山间描绘出一幅古今融合的宋韵画卷。欣赏一场古风表演,参加一次茶宴雅集,品味宋街的烟火气……越来越多融入文化、穿越体验、沉浸式的玩法,成为武夷山新的“打开方式”。
“五一”假期,山水史诗剧《月映武夷》首次上演:朱子衣袂随水波升腾,水幕豁然开启,崖壁上的摩崖石刻忽变蝶舞,化作满天荧光星雨……朱熹的生平事迹巧妙融入武夷山水、建盏元素,在现代舞台科技和舞者灵动演绎下,为观众带来一场“极致视听盛宴”。
演出结束时,15岁的杭州学生陈雨桐意犹未尽:“以前只在课本里知道朱子,知道他的诗,也背过他的词,但不了解他是怎样的人。看完演出后,我想去五夫镇走一走,感受先哲的心境。”
“这部剧像开启武夷山水和宋文化的钥匙,我们希望在游客心中播下一颗感悟朱子、感悟武夷的种子。”《月映武夷》总制作人萨迦多吉表示。
古今相连,亦有一杯武夷茶。在武夷山度假区的“九曲静茗”茶舍,游客们围坐几案,跟随茶艺师学习点茶技巧。茶筅轻击茶汤,茶针细描茶粉……不一会儿,上海游客杜紫娇用建盏绘出一束兰花,她举起手机记录这份“宋代拉花”作品:“之前看过一部古装剧,被其中的宋代点茶惊艳,没想到在武夷山还能亲身体验。”
“客人如今更喜欢在茶舍和民宿里‘泡’上一整天。”茶舍负责人张琴说,她以“宋式美学”打造的几家茶舍和民宿都颇受欢迎,不仅可以品茗休憩,还能体验制茶、点茶,甚至预约汉服造型,在茶园中拍摄“穿越大片”。
张琴告诉记者,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她的民宿早已订满,大多客人都是为了“文化体验”。“依托武夷山丰富的历史文化推出的体验项目很有吸引力,客人离开时手上拿着武夷岩茶,心中满载山水故事。”她说。
为了深入体验传统文化,许多游客也会漫步在宋街。在武夷山乘竹排游九曲溪,岸边便是宋街。漫步其间,古韵扑面而来:街边炉膛内,炭火烘烤出百年传承的光饼香气;卖木印糕和大红袍冰淇淋的小摊前排起长龙;临水设立的露天茶桌旁,有人低声吟唱,石碑和木牌上镌刻着柳永的词句。
始建于唐,盛于宋,历经千载,宋街曾屡遭火灾和战乱,历经沧桑依旧坚守文化根脉。
自1987年起,武夷山市不断推进宋街的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,以唐代武夷宫为核心,逐步延伸出石坊门、三清殿、五株钱庄、东方书院等古建筑。伴随众多传统业态和民俗文化场馆的落成,宋街再次焕发出“市井百态”的烟火气息。
九曲溪蜿蜒流转,倒影清澈如镜,小竹排载着游客穿梭山水。古韵藏于每一片茶叶的芬芳,每一块摩崖石刻的字迹,现在也融入每一位游客的心灵深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