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日本cv互动草原秀场直播 传承逾四百年!谭公诞非遗展演再现东莞谢岗

草原秀场直播 传承逾四百年!谭公诞非遗展演再现东莞谢岗

admin 05-09 18:24 35次浏览

鼓点激昂、龙腾凤舞、狮舞飞扬…近日,谢岗镇黎村沉浸在一片喜庆热烈的氛围中,一年一度的市级非遗项目“谭公诞”民俗盛会盛大开启。这场延续超过400年的民俗传统,通过巡游表演、非遗市集、线上互动等多种形式,生动展现了传统非遗的现代生命力。

非遗展演全景

传统技艺与现代表达融合

活动当天,由200余人组成的巡游队伍从窑贝塘六角亭出发,舞龙舞狮、麒麟献瑞、英歌舞等非遗项目依次登场,沿途锣鼓喧天,村民们夹道欢呼。

变脸、杂技和马灯舞同时登场,醒狮表演与汉服巡游交相辉映,黎村会堂的非遗展演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。

“希望借助新媒体,让非遗‘破圈’,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。”非遗直播间主播赵宝琳通过镜头向网友展示黎村谭公诞盛况。据统计,活动直播累计观看人数接近1万人次。

现场,村民与游客还共享免费斋饭,搭配黎村特色美食如松糕、刀切粄、银瓶大包等,让人一饱口福,品味百年风味。

72岁的村民谢伯感慨:“以前觉得这些传统手艺离年轻人很远,现在看到娃娃们争相学习舞狮,心里就踏实了。”

“谭公诞不仅是祈福的仪式,更承载着黎村人团结互助的精神。”日前,谢容心被东莞市政府正式认定为黎村谭公诞第六代非遗传承人,她表示,今年的活动在保留祈福巡游的基础上,融入了汉服巡游、非遗美食拼盘等创新元素,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参与。

非遗市集热闹开启

火柴盒音乐会拉开序幕

窑贝塘湖畔的非遗市集准时开张,40个摊位整齐排列,宛如一条散发传统文化魅力的长廊。这里既有香软可口的苏木红团、大小适中的银瓶大包等非遗美食,也有手工糖水、文创DIY等特色手工艺品,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。

道医馆摊位人气同样火爆,提供理疗养生咨询、银瓶线香制作体验,吸引众多游客驻足。负责人潘艳辉透露,将来会通过走进社区、学校等渠道,推广字门拳等传统文化项目。

值得关注的是,“谢岗非遗直播间”首次亮相,借助实时直播将现场的热闹场景传递给线上观众,吸引超过一万名网友“云逛墟市”。市级非遗传承人谢日容满脸自豪:“我们的苏木红团用糯米粉和苏木汁制作外皮,馅料包括核桃、杏仁等,寓意吉祥。今晚摊位早早售罄,生意火爆。”

夜幕降临,“火柴盒艺术Time”音乐会在窑贝塘六角亭旁热烈举行。《风的季节》《后来》等经典歌曲轮番上演,歌声回荡在湖畔。舞台灯光与夜色交织,营造出浪漫迷人的氛围。

空中无人机拖曳的金色巨龙和七彩凤凰腾空而起,在窑贝塘上空翩翩飞舞,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。村民罗凤珠难掩喜悦:“在黎村长大,这里满载回忆,如今的活动太精彩了!”女儿罗嘉琪感叹:“非遗结合科技,传统也能变得如此酷炫!”

延伸解读

黎村谭公诞起源于元末,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,逐渐成为集祭祀、祈福和民俗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。

2016年,凭借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活态传承方式,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近年来,谢岗镇以《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为指导,联合黎村村委会,将传统节庆活动升级为非遗品牌,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,激发历史记忆。

四百年的传承火炬正以更加鲜活的形式延续。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在于“见人、见物、见生活”,这场融合民俗、艺术和美食的文化盛宴,不仅彰显了谢岗镇非遗保护的成果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的文化动力。

目前,谢岗镇依托银瓶山的生态优势,串联崖山古迹、黎村古村落等文化地标,打造“可触摸的文脉”和“沉浸式的山水体验”。到2025年,谢岗以建设全域旅游为目标,推动非遗与科技、商业的融合,为文旅产业注入新动能。


杏色直播 中国作协举办全民阅读季 真人秀cv互动 走入街头,邂逅艺术之美
相关内容